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8期
编号:13151937
新生儿重症吸入性肺炎应用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5日 王欣
第1页

    参见附件。

     研究组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恶心1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低,据数据显示,0.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吸入性肺炎[7]。这主要是由于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产程延长、难产,使胎儿在宫内出现呼吸窘迫,引起羊水或胎便吸入,导致呼吸道出现炎症性反应[8]。再加上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殊性,气管较窄,肺弹性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毛细血管较为丰富及肺间质较多,这些都为肺部炎症易感性制造了条件[9]。若新生儿发生吸入性肺炎,异物刺激呼吸道黏膜,会导致气道内分泌物增多,这不仅不利于黏膜表面纤毛的活动,更是会使促炎因子在肺组织局部聚集引发肺炎[10]。而新生儿的体质较弱,对于吸入性肺炎的抵抗能力和耐受力均较低,临床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极为凶险[11]。所以,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一直是国内外有关学者所关注的焦点话题。

    笔者在本次调研中,旨在探讨临床中常用的2种治疗方案对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差异,设计了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的给药方式。前者采取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盐酸氨溴索是一类黏液溶解剂,在保护肺功能方面的效果显著,具有多种生物学效能,药理作用可阐述如下:(1)改变分泌物黏液和浆液比例:由于气管内分泌物较为黏稠不仅会损伤气道黏膜的纤毛输送功能,更是会破坏局部黏膜组织。氨溴索能够调整分泌物中的黏液和浆液比例,它能促进黏膜分泌浆液,进而使痰液得以稀释,降低了分泌物对黏膜的吸附作用,提高了纤毛的生理功能,促进痰液和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